重返校園樹人 推動基層醫療 陳肇始:地區康健資源唔好嘥!
2023年7月3日

陳肇始是首位護士出身的食物及衞生局長,在任期間經歷世紀疫情大爆發,習得不少寶貴經驗,現在重返校園,比以前更能從市民、政策等多個角度思考。除了教學,她還做研究、做社區項目,更是「校長資深顧問」,忙碌不減當年。不論是做局長或教授,她最念茲在茲的都是基層醫療,特別呼籲市民善用「地區康健中心」,於日常生活保持身體健康。

陳肇始去年卸任局長後,回到香港大學任教授,現為港大「基層醫療健康教研中心」總監,從科研、培訓角度繼續關注基層醫療。 (黃潤根攝)
陳肇始去年卸任局長後,回到香港大學任教授,現為港大「基層醫療健康教研中心」總監,從科研、培訓角度繼續關注基層醫療。 (黃潤根攝)

撰文:郭顯通 本刊記者、呂曼丹 本刊實習記者

去年7月政府換屆,陳肇始正式離開十年食物及衞生局(食衞局)崗位,回到香港大學重執教鞭。日前,陳教授接受本刊記者專訪,原來她仍然心繫香港基層醫療,現在換個角色,繼續為市民服務。

舊崗位 新眼界

陳肇始本來就是「科班出身」,在學術界浸淫二十載才進入熱廚房,今次下山修煉後回到港大,直言感覺大不同。「今時今日回到學界,我感覺更能掌握科研與政策之間的差距」。「產官學結合」一直是全球重大議題,陳肇始十年前離開象牙塔,帶回不少寶貴經驗,「我做過局長,好清楚政府做事要排優先次序,學界可以透過數據、研究成果全力配合,讓政府施政更有理據」。她現在培訓下一代醫護人才,都着重擴展其眼界,引導他們考慮政策。

除了縮短科研與政策間的落差,在任期間不斷出席「抗疫記者會」的陳肇始,還學到如何收集、平衡各方的意見,了解市民需要。疫情期間,她曾被質疑「抗疫不力」,甚至連護士出身都成為原罪,她的回應是,每天都有做好自己工作。問到作為「首位護士出身的食衞局長」,有沒有什麼難處?她不甘示弱,「我想不論哪一行,都不會像政府工作般闊,除非AO啦。」其實只要有開放、為市民服務的心,「任何背景都難不倒我」。

護士抗疫 舉足輕重

每逢重大醫療事故,醫生都站在台前,默默工作的護士經常隱身幕後。與陳肇始專訪前兩星期,記者出席由「香港大學基層醫療健康教研中心」主辦的研討會,題為「抗疫間醫護的領導與未來挑戰」,特別強調護士在疫情期間的角色,由醫管局主席范鴻齡致開幕詞,他對護士讚譽有加,「全靠護士以病人為本,廿四小時貼身服務」;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張文智則回顧疫情最嚴峻時,醫院面臨大爆發,每日要照顧上千個患者,全賴護士協助,急救、轉床,勞苦功高。

護士堪稱「最強副手」:個案追蹤、全港檢疫、圍封強檢、疫苗接種、宣傳培訓……隨處可見護士身影。正如范鴻齡所言,護士是崇高職業,非有愛心者不能為。

新冠病毒規模縱然史無前例,陳肇始回顧起來,也是一派輕鬆,符合其迎難而上的個性。

局長甘苦談

五年副局長經驗,讓陳肇始甫「坐正」已經駕輕就熟。然而以前「食」、「衞」未分家,除了醫務衞生,還要兼顧食物安全、漁農政策、骨灰龕政策……對陳來說,都是新鮮事,不斷要解決新問題。

後來世紀疫情來襲,也沒嚇到陳肇始,「大家有過沙士經驗,其實成個政府都有準備」。防疫策略,她倒背如流,「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後來有疫苗、隔離、檢疫,都不是新concept,大家都知要防止傳染病散播就要做」。

始料不及的是疫情規模,陳肇始憶述當時「每一日都是總結經驗,監察疫情」,極考驗應變能力。

統領香港抗疫工作固然是重大政績,然而記者問到任內最滿意的工作時,陳肇始首先回答「基層醫療」,足見其重視基層醫療之心。今年二月,陳肇始已不再是食衞局長,仍然呼籲醫務衞生局轄下要設立研究及數據分析辦事處,量度藍圖內各個範疇的成效,持續監察及評估基層醫療成效。

陳肇始所以成立基層醫療健康教研中心,亦是延續任局長時要扭轉「重治療、輕預防」的想法,希望透過基層醫療舒緩人口老化及慢性病為公營醫療系統帶來的壓力。根據今年二月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的討論文件,香港人口老化之快位居世界前列,在 2021至2030年的十年間,65歲及以上人口的年均增長率將增至4%。

另外,隨著人口老化,慢性疾病日益普遍,估計十幾年後,患慢性病的病人數目由目前220萬,增加至300萬,佔總人口37%,陳肇始更提醒,「慢性病患未必是單一,有可能一個人同時間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不容小覷。

預防意識 首當其衝

截至2022年12月,地區康健中心已全投入服務,《基層醫療健康藍圖》亦通過,「這些工作我都相對滿意」。其實幾年抗疫經驗,也啟發到陳肇始反思何謂基層醫療。

雖然「復常」,預防仍然很重要,「首選必定是打針,其次市民懂不懂適時做快速檢測?有沒有勤洗手、避免去人多擠迫的地方?這些都是基層醫療,不可以鬆懈」。

「當你勸一個無病無痛的人預防勝於治療,他未必聽你講。」陳肇始認為現在正是「teachable moment」,教市民關注自身健康,而其中醫護人員扮演重要角色。陳肇始說,很多醫護人員慣在醫院服務病人,但其實出院後防止再入院才是正經,「否則出院後,有事又入返醫院,其實對公營醫療體系幫助不大」。

怎樣做?「在醫院護理好病人,但出院後的時間一定比在醫院的時間長,我們不想病人回來醫院,我們想病人完全康復,因此要由醫護教育病人。」陳肇始稱這種教育為「不是藥的藥」,以她最熟悉的戒煙研究為例,若一個病人因為吸煙患上心臟病或癌症,但在醫院時醫生或護士都沒有勸病人戒煙,只開些藥給病人出院後服用,「佢根本無意識到吸煙令佢病情惡化,咁樣係唔夠好」。

因此,如果能夠由醫生開藥,護士則開出日常生活治理規劃,如運動、飲食等,或可收效。陳肇始並非空口說白話而已,事實上地區康健中心正正能做到上述目標,只是大眾仍未知道。

「地區資源唔好嘥」

地區康健中心服務範圍廣,除了一般的健康評估、慢病治理及社區復康服務,原來細至健康推廣都包羅萬有:健康飲食、體重管理,乃至防跌課程、戒煙戒酒、睡眠衞生都一一覆蓋,「以前我作為一個醫院護士,就算同病人講出院後要照顧身體,他都不知去向,但現在不同,知道病人住哪一區,就可以介紹他到附近的康健中心做運動、物理治療,連戒煙班都有」。

惟陳肇始亦承認,由於地區康健中心較新,宣傳未足,以致很多市民未善用地區康健中心。她跟記者澄清,中心所有護士都是註冊護士,「甚至不是登記護士」,絕對夠專業,值得信賴,「除了註冊護士,還有註冊藥劑師、物理治療師、營養師……各位市民千萬不要浪費這些資源,全部由政府全資專業營運」。她對記者笑說,「真係要推廣一下,好多人可能都唔知」。

護士工作具挑戰、多元

在醫院,醫生救治病人責任重大;在社區,如地區康健中心等場所,則以護士護理為重。陳肇始回歸學界,作育英才,問到她對有志入行的年輕人才有什麼建議?她說首先「要有服務市民的心」,知識還是其次,「可以入來護理學院讀」,但如果本身喜歡與人溝通、有耐心的話,護士「會是一個不錯的發展方向」。

尤其近年「基層醫療新里程」大行其道,在社區很需要護士,因此日後護士除了進醫院工作,還可以選擇服務社區。陳肇始說,不論是剛唸完中學,還是已有學位想轉換跑道,「都好歡迎!」

——節錄自7月號《信報財經月刊》